組織結構
路政署
路政署於一九八六年六月一日正式成立,其前身為工程拓展署的路政處。該署負責有關公用道路系統的策劃、設計、興建及維修工作。該署也負責規劃及協助鐵路網的實施。路政署在截至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一年財政年度共動用179.9億元公共開支,其中有15.6億元是用於道路及路燈維修工程,164.3億元則用於各項主要道路興建工程。而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二年度的財政預算約為111.55億元。
路政署約有近640名專業人員及1,800名其他職系的人員。該署設有總辦事處、市區及新界兩個路政區、主要工程管理處及鐵路拓展處。
總辦事處
總辦事處由隸屬兩個分科的八個分部及十一個分組所組成,提供專門服務予部門的其他辦事處。發展科由工程部、橋樑及結構部、安全及環境顧問組、土力顧問組、合約顧問組及策劃組組成。技術科由研究拓展部、路燈部、園境部、測量部、部門行政部、會計部、保養工程帳目及工料測量組、技術服務組、建築信息模擬組、品質管理組、傳媒通訊組、公共關係組及訓練組組成。

兩個路政署區辦事處
兩個區辦事處的工作大致分為下列類別:區域行政及道路維修。區域行政包括就賣地、政府及私人發展計劃及設置通道的道路事宜給予意見。道路維修包括維修道路及街道設施及統籌各公用事業公司進行的挖路工程。

主要工程管理處
主要工程管理處負責管理多項主要道路工程計劃,並以內部資源或聘請顧問公司實施這些道路工程計劃。本處的其中兩個主要工程項目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及中九龍幹線,分別已於2009年底及2017年底動工。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是一條長4.5公里的雙程三線主幹道路,當中包括一段長3.7公里的隧道。繞道已於2019年1月20日通車。中九龍幹線則為全長4.7公里的雙程三線主幹道路,當中包括一段長3.9公里的隧道。其他正在施工或即將開始施工的工程還包括蓮麻坑路西段(平原河至坪輋路)擴闊工程、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擴闊工程、朗天路、寶琳北路和寶寧路加建隔音屏障工程,以及於「人人暢道通行」計劃下為現有行人天橋、高架行人道和行人隧道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的工程。而籌劃中的項目有十一號幹線(元朗至北大嶼山段)、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元朗公路(藍地石礦場至唐人新村交匯處段)擴闊工程、屯門繞道、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擴闊荃灣路及相關路口改善工程、荃青交匯處改善工程、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二期、位於元朗及旺角的行人環境改善計劃,稔灣路(南)、稔灣路(北)及深灣路改善工程,加建隔音屏障工程於眾多現有道路,以及「人人暢道通行」計劃餘下的加建工程項目。
鐵路拓展處
鐵路拓展處負責協調及監督建造中的鐵路項目,並規劃香港未來的鐵路發展,以配合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政府在2014年9月公布《鐵路發展策略2014》,為香港鐵路網絡直至2031年的未來發展提供規劃框架。就相關擬議鐵路,政府已分別於2020年3月、2020年5月、2020年12月及2021年5月邀請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就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北環線及洪水橋站項目展開詳細規劃及設計。相關鐵路項目將有序地推展。此外,我們已於2020年底開展了《跨越2030年的鐵路策略性研究》,根據最新的規劃資料,檢視本港2031至2041年及以後的鐵路運輸需求,探討鐵路基建的布局,並擬定相關推展策略,以確保鐵路規劃能全面配合香港的長遠發展。
與其他部門的聯繫
路政署與警務處及運輸署保持密切聯絡,從而使運輸政策得以切實執行。路政署更就道路及渠務事宜與其他部門緊密合作,包括水務署、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屋宇署等。該署更就各公用事業公司負責進行的挖路工程,以及就公共道路相近的發展工程執行行政責任,與公用事業公司及有關負責人保持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