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及铁路国际会议2025圆满结束 实地考察中九龙干线及港铁东涌线延线工程项目(附图)
路政署及香港公路学会合办的「公路及铁路国际会议2025」已于昨日(六月十三日)圆满结束。一连两日的会议共吸引超过800名参加者出席,成功凝聚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交流经验及分享真知灼见,共同引领香港运输基建发展谱写新篇章。国家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水银在第二日的会议上发表开场致辞和演讲,启发与会者思考如何实践公路建设智慧化与绿色化。随后会议聚焦讨论「智能和绿色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及「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解决方案」,就崭新设计、建造及物料技术、智能监测技术和应对极端天气策略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推动智慧绿色运输基建提供多元解决方案。大会亦邀请了就读相关工程学科的学生参与会议,让他们了解运输基建未来的发展,以及工程界创新技术方面的突破。路政署副署长伍展鸿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是次会议启发香港透过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推展运输基建的不同挑战,同时深化国际间的合作。他亦衷心感谢嘉宾、讲者、支持机构和各与会者的参与,令会议得以圆满举行。
紧扣会议「建造智慧绿色运输基建」的主题,大会今日安排约60名与会者分成两个考察团,分别实地考察中九龙干线及港铁东涌线延线两大基建项目的工地,亲身见证香港运输基建的成果。
作为香港其中一项策略性运输基建项目的中九龙干线已进入工程最后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十二月具备条件正式通车,届时将命名为中九龙绕道(油麻地段)。今日考察中九龙干线项目的其中一个亮点,是率先穿越主要由隧道组成的中九龙绕道(油麻地段)。该段绕道全长约4.7公里,当中隧道长约3.9公里并深入地底超过一百米,沿途共有三座通风大楼,分别设于油麻地、何文田及启德。隧道规模远超中环湾仔绕道、可比大榄隧道,设有完善的交通管制及监察系统,日后管制人员可在设于启德行政大楼的控制室密切监察隧道运作情况,有需要时迅速作出应变。
路政署工程团队向考察团介绍自主研发、荣获多个国际奖项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透过整合各项智能技术的数据,有效统一监察整个项目在不同工程合约下的施工情况,提升工地安全和建造质量。考察团随后到启德交汇处、启德地下隧道及油麻地隧道出入口考察,以及参观油麻地甘肃街的工地,了解工程团队如何克服施工时遇到的挑战,包括在密集的市区挖掘隧道和重置加士居道天桥等。工程团队亦分享项目「以人为本」的工程理念,在推展工程时尽量保留附近的古迹和特色地标,以及先行重置受影响的公共设施,充分顾及文化保育及社区需要。大会特别安排考察团前往旧油麻地警署,深入了解此百年建筑的历史及保育工程技术。
另一考察团到访的港铁东涌线延线项目,主要由「东涌东段」及「东涌西段」组成,当中包括在现有欣澳站与东涌站之间增设新的东涌东站,以及从现有东涌站伸延约1.3公里以增设新的东涌西站。项目目标于二○二九年竣工,通车后能有效提升东涌区内和对外的连系,并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工程团队与考察团分享及交流以创新科技融合基建工程的经验,并到两个工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施工情况。
此外,大会将于下周六(六月二十一日)安排香港公路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及香港大学工程旧生会等多个专业团体和机构的年青会员参观中九龙干线工地,让他们近距离了解项目如何在建筑物林立、人烟稠密和车流量高的市区进行复杂的地底工程。
会议详情可浏览专题网页:icrr2025.com/tc/index.html。
完
2025年6月14日(星期六)